色散力是分子之間的基礎吸引力,色散分量是這種吸引力在材料表面張力上的具體體現,前者是“微觀原因",后者是“宏觀結果"。
色散力:所有分子都有,是分子間因為電子云波動產生的微弱吸引力,是微觀層面的“力"。
色散分量:所有材料表面都有,是無數分子的色散力疊加后,在材料表面呈現出的張力部分,是宏觀層面的“物理量"。
簡單講,先有分子間的色散力,才會有材料表面的色散分量;色散力越強,對應的色散分量通常也越大。
表面張力分量就是把材料表面的總張力,按分子間作用力類型拆成的兩部分,核心是色散分量和極性分量,用來判斷不同材料能不能貼合、潤濕。
色散分量:所有材料都有,是分子間基礎的吸引力,比如石蠟、塑料主要靠這個。
極性分量:只有極性材料有(像水、玻璃),靠分子間的強作用力(比如氫鍵),決定了材料能不能和其他極性物質結合。
看兩種材料(比如膠水和塑料)能不能粘牢,就看它們的色散分量、極性分量匹不匹配,匹配度高才容易貼合。